从受孕到 3 岁,孩子的大脑就完成了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的第一次质的飞跃。3 岁左右孩子的大脑容积就达到了成人的 80%~90%,结构基本“定型”。
那么,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?我们可以做些什么?
从胎儿期到 3 岁
孩子的大脑
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
首先,怀孕 3~4 周,宝宝的神经管(Neural tube)成型,这意味着宝宝大脑发育开始了。接下来,大量细胞就开始增殖,分化成“神经元”。到怀孕 25 周左右,宝宝大脑皮层的 6 层分层也基本成型了。这种飞速的发育速度,一直会持续到宝宝出生。
出生后不久,婴儿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就会达到一生的巅峰,约 1000 亿个。这也意味着,出生后,孩子大脑的“基本框架”就搭好了。框架搭好了,这个时候大脑里里的突触开始形成,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号沟通的桥梁,它不断优化和修正,孩子也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东西,每一天都能给你带来新的惊喜!
0~3 岁
大脑发育关键期
营养补充至关重要
在这个关键期,有一件事非常重要:给大脑补充营养。
大脑属于“耗能大户”,尤其是 3 岁前,孩子在食物里吸收的能量 50%~75% 都是被大脑消耗的,如果孩子的营养摄入不足,很容易影响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。
有哪些营养是至关重要的呢?
锌
锌缺乏会导致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减少,影响神经突触的形成和功能,并且锌还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,如谷氨酸、γ-氨基丁酸(GABA)等。这些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认知功能至关重要。
脑磷脂群
磷脂是构成生物膜重要的物质,大约占据了婴儿大脑总干物质的四分之一,对大脑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。
DHA
DHA 属于优质的 n3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,有益大脑发育,在视网膜处分布也很丰富,对视力发育非常重要。
叶酸
叶酸能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,还可以预防叶酸缺乏性贫血。
有些人爱吃辣,顿顿离不开辣;有人则是一点辣都吃不了,吃辣多了出汗、脸红,太上头了,感觉血压也升高了。......
有些人爱吃辣,顿顿离不开辣;有人则是一点辣都吃不了,吃辣多了出汗、脸红,太上头了,感觉血压也升高了。......
很多人认为,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病。但实际上,骨质疏松从来就不是老年人的“专属”,有些人三四十......